行业动态

采血管凝血检测技术进展

鑫富达2019-12-16 16:17

近年来,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普遍具有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凝集法等检测,使血栓与止血的全自动化检测日臻完善。传统采血管均采用玻璃、PET为主,考虑到较多挂壁、蛋白质反应,较多新型采血管选用以COP为主。同时由于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的快速、简便、结果准确性及检测精密度逐渐提高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及质量,具体包括:


1、凝血质量控制的外延发展

 

当前,凝血检测的质量控制已经逐步从检测中向检测前和检测后发展,一些简化检测流程、减少实验人员手工干预、提高分析前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的仪器功能正逐渐被应用到凝血检测中来。

 

如分析前的仪器闭盖穿刺功能,使操作人员不用在样本分析前和分析后,对样本进行人工去帽和封闭试管的处理,从而使操作人员避免和待测样本血液接触的机会,减少医源性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样本量预检功能,可提前判断样本质量及合格与否,从检测源头上代替操作人员的肉眼判断,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COP5ml.jpg

环烯烃聚合物COP瓶-5ml


分析后的关闭分析仪器后试剂在机冷藏功能,使之前频繁的把试剂从冰箱取出放回变成一次性动作;检测结束后的免维护功能,把之前复杂的费时费力的维护保养工作,变成一键式完成;全液体凝血检测试剂逐渐全面应用,完全去除了操作人员需要对冻干试剂的复溶、稳定过程,杜绝了不同操作人员之间的操作差异和复溶液不能标准化等辅材的使用而产生的分析误差。

 

2、凝血检测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除了要应对不断增长的样本量,对TAT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其目标为急诊样本30-45分钟,重症样本2小时,其他样本3小时,在检测技术层面主要体现在单项测试速度向综合多项测试速度的提升;单机测试向联机或流水线发展;急诊样本出报告时间更短等。同时,还需促进每个小组的专业性和集成化

 

注射液包材西林瓶COP-100ml.jpg

注射液瓶包材-100ml


由于凝血样本处理的要求和结果解释的专业性,使得凝血检测自动化仅局限于几个常规项目。另外,因为特殊样本类型(凝血标本为枸橼酸钠抗凝,其离心速度和时间要求与其他生化免疫标本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将凝血检测整合到TLA是否合理还需要进一步考证。TLA共同的工作流程会影响流水线上其他专业组的效率,同时人员轮岗会造成专业知识损失。未来独立工作站模式可能有效处理已大量增长的样本量,同时有能力面对未来的增长,满足医院的TAT要求,保持所有专业组的技术水准的同时解决实验室面临的巨大挑战。

 

3、凝血项目应用的规范化及普及

 

随着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和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对凝血检验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由过去的术前凝血功能出血异常筛查到现在的血栓排除及用药监测,直至发展到血液系统疾病的管理…,因此不断有新的凝血检测项目和手段应用到临床检测当中来,筛查项目的精准化,比如PTAPTT项目纠正实验的开展及相关自动化检测方法,D-二聚体在VTE排除方面的临床应用普及。以及新凝血项目的逐步开展和应用,比如血栓性项目AT III、蛋白C、蛋白S、狼疮抗凝物检测的进一步开展应用等。

 

4、检测结果更加适用于中国人群

 

未来,除了在检测速度上满足严格按照被检测项目在人体内半衰期进行检测以保证标本结果的准确性外,更直接地对待测物质本身的检测,筛查实验向诊断实验的方向发展,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各项目的参考值及CUT-OFF值以及像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参考值及CUT-OFF值,甚至是更多人工智能的介入,都值得期待。

 GN0A8921.jpg

检测试纸包装

5、智能化临床检测管理

 

通过凝血检测智能专家系统帮助实验室满足安全性的需求,改善实验室的效率以及提高实验室的诊断水平。作为中间件系统,在仪器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之间互逆传输,提升仪器性能,满足认证需求,实现凝血实验室的特殊专业需要,设置多种模块对检测仪器管理,标本、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管理,临床数据库与专家规则(与血栓与止血临床诊断中心合作,在自动确认和实验扩展的基础上推出专家规则,来帮助实验室的标准化和提高实验室的诊断水平),实验室数据完整性和溯源性管理,改善实验室的安全级别,通过提高标本的周转时间,降低实验室的工作量,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效率,同时管理多台设备,可以有效实现数据的整合,配合专家规则,在提高效率,保证安全的同时,让实验室的血凝诊断水平有一个真正的提升。


扫一扫更多精彩

咨询热线 400-888-1942 0311-69024816 · 18633066093
石家庄建设南大街与南二环交口师大科技B座1021室

Copyright@石家庄鑫富达医药包装
ICP备案号:冀CP备15000497号-2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Baidu
map